欢迎光临大为书画网    今天是: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为书画网
书画评论
返回上页
您当前的位置:大为书画网首页 -> 书画评论 -> 查阅
沈士君:和李祖康谈书法


来源:无    浏览次数:3983    日期:2021/4/21

 

编辑: 大为书画网
作者: 沈士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涉及中国书画领域,有幸认识了不少书画名人,撰写了颇多的关于他们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的文章。其中有当时110岁的清末秀才苏局仙、105岁的著名画家朱屺瞻、93岁的“猫痴”陈莲涛、88岁的著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84岁的著名画家陆俨少、83岁的“杭人唐云”,还有吴野洲、沈子丞、苏渊雷、程十发、刘旦宅、方增先、乔木、陈从周、喻蘅、高式熊、黄若舟、施南池、胡问遂、韩天衡、张桂铭、钱君匋、任政、赵冷月、胡铁生、洪丕谟、申石伽、王康乐、张充仁、沈柔坚、陆一飞、曹简楼、翁闿运等海上书画名家。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深知书画不易,作为书画名家则更不容易!
    20年前,我写过一篇《书法最难》的短文,文中有这样一段:大凡学书之人,都以临摹碑帖开始,习颜、柳、二王,习魏碑、汉隶。据说,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临碑“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当代名家吴湖帆先生早年以临习董其昌的字为日课,光用掉的纸就有半房多,这正是“天长大纸写不尽,墨汁蘸干三百斗”。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学识渊博,在书法上造诣亦深,但他说,写字总要写它60年以上,才能写得像个样子。这其中用15年练篆字,15年练隶书,另外30年再练楷书、行书、草书。而他自己就是这样每天练字,一直练到90多岁亦不辍。先生们之所以在书法事业上有所收获,都应归功于一生临摹之勤,他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临摹是为了创新”。
    近几年,我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奉贤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祖康接触较频繁,几乎参加了在奉贤区举办的全部书法展览活动,对李祖康了解比较多。今年正月初十那天,我来到李老师的家中拜访,观他写字之余,谈得最多的就是书法。为此,本文以访谈形式展开。

笔者:李老师,我知道您是一位作家,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前几年分别出版了《微笑神笔》《起飞》两部长篇小说、一本童话集《小白兔钓鱼》,今天我们换个话题,来谈书法,谈谈你是怎样走上书法之路的。

李祖康:我出生于1955年,1978年参加高考,考入上海第六中等师范(奉贤班)。1980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小学从事教育工作。
    说起来,喜欢上书法纯属偶然。1999年,我还在奉城第一小学任校长,一天教导主任面露难色地来找我,说有项市里的书法活动学校参加不了。我主持教学工作向来要求市里的活动每项都参与,于是决定以身作则,便去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参加书法培训。其实那个学习班是针对上海各区县少年宫的书法教师开办的,参加的教师除了我之外都有一定的书法基础,有不少高手。幸运的是,在那里我遇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申福华老师。申老师的书法传承有序,他是钟正修老师的学生,而钟正修是上海大书法家胡问遂先生的弟子。
    申老师一手楷书特别棒,为人低调、谦虚、和气、热情,于是我就跟申老师学习魏碑《张猛龙碑》以及唐楷《九成宫》。除了每周四去学习书法外,我自己也开始练习写书法。那一年,我45岁。从此,我定下了目标,每天早晚各练习一个小时。妻子曾经说,我学书法简直比高考的儿子都卖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书法的博大精深,特别需要系统地学习。于是2007年,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的书法专业进行学习。在那里,我有幸得到了韩天衡、刘小晴、林仲兴、王宜明、张信、白鹤等众多名师的亲自指导,系统学习了书法史和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也正是由于进入到系统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自己对书法的浅薄无知,眼界的开阔和提高一度让我对自己的书法之路丧失了信心。记得我当时参加区少年宫的书画中心组活动,别人都在即兴挥毫,我却不敢下笔来写。怎么办?只有老老实实学习、扎扎实实临帖。当时学校也在思考创立特色,于是我决定把书法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引进了上师大全日制书法专业本科生郝兆涛作为学校的书法教师,带领学校班子人员,练起了书法。这样,就是在学校工作时间,我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练书法了。

 

李祖康草书《龙潭夜坐》

笔者:您是怎样把洪庙小学办成书法特色学校的?

李祖康:我觉得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教育。根据农村学校具体情况,又根据自己学到的书法知识,于是决心创建一所书法特色学校,在学生心中撒下书法的种子。
    2006年,我调到洪庙小学担任校长,便在洪庙小学创建了传统书法特色教育。我们乡下孩子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书法需要投入的不多,是很合适的,学校不让学生出钱,把宣纸和笔、墨都买好了,随时可以学。
    就这样,洪庙小学的书法特色教育创建起来了,2008年还被评为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书法实验学校。学生人人参与书法活动,班班有写字课和评比。每天中午师生都抽出时间进行书法训练,老师们更经常鼓励学生要持之以恒。书法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教育工作就是这样,给孩子们埋下一颗种子,日后他们能喜欢书法,从中受益,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笔者:书法虽然是瞬间的艺术,却是一生修炼的成果。您感觉书法难吗?

李祖康:难,但有乐趣!书法真是艺术瑰宝,一旦真正喜欢上,就会终身不离不弃,陶醉其中。书法博大精深,钻研一辈子也不够,坚守一家一脉也不厌,任由你广取博采,遨游书海。记得有一阵子,至少有整整一个学期吧,我特别迷恋黄庭坚,喜欢他的性格:真率、大气、豪迈,感觉他的书法超越前人,而且有着独特的贡献。那时我宽大的办公桌上只有一本书,就是黄庭坚的书法集。每天早上我至少要练一个小时,中午练一会儿,晚上回家接着再练。后来,我的办公桌上又出现过王羲之、孙过庭、怀素、王铎、傅山、颜真卿、张瑞图等名家的字帖。
    纵观书法史,各家名帖有谓之第一、第二、第三之说,或有神品、妙品、名品之说。其有无意于佳乃佳之作,天时地利,正合《书谱》中之五合之说,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等;有受命而精心之作,如李斯《峄山碑》、欧阳询《九成宫》、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等;有预先精心构思,散怀抱得意之作,如汉《石门颂》《张迁碑》,以及张芝《冠军帖》、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等。
    不可否认,这些大书法家本身就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他们的书帖更是让后人无限敬仰,我等愚笨之辈只有老老实实临帖,才能在书法上有小小的进步。
    现在的影视剧常常玩穿越,有时会感觉临帖就是在穿越,翻开一本古帖,古老的字体、斑驳的字迹、历史久远的气息一下子迎面扑来,在现代社会中躁动的心情也会慢慢静下来,与古人相契。古人是最讲传统的,临帖是他们终生的功课;古人又是最讲创新的,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几乎每一位书法大家,都在书法上有所创新。老老实实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那好,我们认认真真“穿越”吧。
    我觉得,还有一种玩法,就是“还原”,还原古帖形成的情景。比如王羲之和几个朋友游玩、写诗、喝酒,然后写了《兰亭序》,那我们也可以还原其情景,也许写诗不行,其他都可以呀,其中的某人在此种情景下说不定会写出神品。再有,心情不畅的时候,也可以写书法来发泄一下,说不定也能写出好作品来。

李祖康隶书《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笔者:谈了学书经历、书法教育、书法的乐趣,能不能谈谈您今后的目标?

李祖康:好的。2013年6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我担任了奉贤区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兼秘书长,2018年6月19日起至今当选为奉贤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职务变了,工作的重心也变了。
    在这期间,奉贤区书协协助上海市书协和区文广局承办了一共七届的“上海奉贤‘言子杯’全国学生书法大赛”和两届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青少年工作部的年会暨论坛。2020年12月21日,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张弼杯”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开幕。张弼(1425—1487)是奉贤区青村镇人,被称为明代“吴中草圣”,对后世影响极大,奉贤区书法家协会承担起协助此次作品展的重要任务。
    区书协的工作比较繁杂,比如,邀请名家举办书法讲座,组织会员参加上海市书协和中国书协的活动,等等。现在,把书协的工作搞好、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是我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我写字的时间少了,只能见缝插针,在包里或者车上常放几本碑帖,随时可以赏读,一有时间就写。近几年,我还挤出时间参加了绍兴兰亭李良东、吴伟栋的书法培训,也到北京李明书法培训班进行了学习。书法这门艺术学无止境!
    当年在小学当校长是培养小学生学书法,如今是努力让会员提高书法水平,其实同样是在教育战线上。每当听到我们区会员在上海市书协和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我真是从心里高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奉贤区书协也在积极组织活动。前几天我看到著名书法家翁闿运老前辈为龙华烈士陵园所作诗文石刻“李主一夹竹桃词”,深为感动。李主一原名李宪章,是奉城洪庙老李家埭人,出生在晚清的大户人家,是我爷爷的哥哥。1927年李主一与刘晓等中共党员在奉城曙光中学成立特别支部,这是奉贤县境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李主一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后在上海市区党的秘密交通机关送信时不幸被捕,于1928年6月在龙华就义,时年37岁。《捣练子·夹竹桃》:“君子品,美人妆,体态风流晚节刚。不与凡花争俗艳,芳姿个个倚幽篁。”这首词用拟人手法赞美夹竹桃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不争凡俗、矢志不移的革命志气。当我用毛笔书写革命先烈这首诗词的时候,心潮澎湃!

李祖康 隶书 <<捣练子·夹竹桃>>

    行文至此,又让笔者想到书法是“一门最难的艺术”,今天写这篇《和李祖康谈书法》的文章,其实是告诉天下所有学书法、写书法,成名或是没有成名的人,既然选择了书法这条道路,一定要勤学苦练,碑帖不离手,充分汲取其精华,将书法融入生活,活到老学到老,唯此或许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来源: 中国书画报


 
网站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网上画廊  |   陇原书画  |   书画评论  |   名家访谈  |   创作心得  |   视频之窗  |  
Copyright © 2005-2020 大为书画网 (www.gsdwh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18893142737  13893239127  邮箱:gsdwhm@163.com
地址:兰市州安宁中兴小区7-6-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大为书画网  最终解释权归大为书画网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30006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910号